基本「即身成佛」的概念:
身五蘊組合、是用來解脫輪迴的工具。
佛二智圓滿、二障清淨
金剛乘的修法基本上是善用目前的人身之所有內含(contains)─五蘊而不去身外找尋有助於成就解脫道的資糧─作為證道理趣,然後在此生的某一時段內於所有一念傾的時間不停地秉持八正道、圓滿六度等等的修行。
按照達賴喇嘛在「開啟智慧的第一堂課一書」ISBN:9867783301的說法大綱:
從金剛乘修行的後的佛二身上就可以看得出般若乘和金剛乘的差別。二身的分別是指法身和色身,其實兩宗都認同因為法身的因而有許多不同的色身的說法。
法身主要的因,由「菩提心所生的智慧穿透空性」,是色身產生的助緣。
關於色身主要的因,般若乘認為色身是菩提心及六度所累積的果,而金剛乘把它歸因於甚深善巧。由於方法上的不同,般若乘認為成佛必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因此凡夫要即身成佛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金剛乘裡,只要找到好上師及自己是上根器,一個人可以經過幾年努力而即身成佛。
因為色身是主要的因,在金剛乘是甚深善巧方便的方法,它是透過本尊相應法的幫助而得到成就,屬於四部密續的內容。四部密續是根據行者的資質的利鈍而傳授,甚至還可以細分,然後修法非常的多。它們的本質、形式、解釋方法,以及它們的果都一句個人的修行以及資質而有差別。修行方法的細節直有靠上師以弟子的能接 受的方式密授。這些弟子藉著灌頂儀式使得心智成熟,進入金剛乘的軌道修持。這個灌頂和修行是個人的私事,此處我們不解釋,因為涉及上師和弟子間的私密關係,細節無法詳說。
要接受密續的教法修行,行者必須具足不執著和出離心,這是修行佛法的基礎。他也必須具足菩提心,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去依止一位具格的上師,然後謙虛祈請上師灌頂成為他的弟子,以進入金剛乘軌道上的修行。接受灌頂後,他必須遵守所有戒律,因為戒德是修行的唯一基礎,這樣他才有可能在道上繼續前進。
修行密法時,金剛乘弟子必須注意明與空(光明的羽翼和空性的羽翼)這兩方面的事情。通過光明羽翼的修證可以讓行者成為天人的化身,然後透過此,行者可以證悟佛的色身。通過空性羽翼,行者除了看到空性以外一無所見。這是體驗成佛的非常特殊的階段,就是所謂的大手印。心如果要安住(保任)在這種狀況,必需要藉著善巧方便:熟習脈和氣的運用,然後證悟佛的法身。透過這兩個如羽翼的能力,可以幫助行者飛向成佛的道路。
基於每一個上師將對每一個學生做個別案例處理的情況,所以我只能大略說說,而沒有辦法講出一個比較標準或是格式化的情況:
按照達賴喇嘛的說法,即身成佛的概念基本上不會那麼容易被大家廣泛接受或認同,特別是修行緣分不在金剛乘上的修行人或是在金剛乘上修行的緣分還沒成熟的人。
同時達賴喇嘛也有提出修行金剛乘法門的人必須具備不執著心、出離心、菩提心。基本上,這五種心(菩提心裡面就包含了慈心和悲心兩個,所以一共有三種心)是在專門調伏我執和法執的,這會幫助修行人在一路上的修持中不被二執困擾。另外一方面就是,這五種心的生起是因為了知苦、體悟苦、決定離苦等等。沒有苦的經歷和認同,基本上是很難生起這五種心。在這五種心的修持裡面,在菩提心的部分就包含了戒、定、慧的修持,這也就是說菩提心的修持裡面包括了「為了得自己得到解脫後去幫助眾生解脫」所以受持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以及為了徹底調伏「我執我見」而修持止、觀。這些都是必修法門。
進入本尊瑜伽的修持時,就是成就色身和法身的時候了,因為在明與空上的修持得到了成就,所以自己的身與心得到解脫。簡單來說,明者能照見諸物無有蘊礙;空者於所有法不生障也:相當於所謂的明心見性。之後,為了保任「明心見性」或是說為了常住於明心見性的三昧中,金剛乘行者可以通過氣脈的調整來達成。基於戒律考量方面,所以在氣脈修行方面我也只能點到為止。
總結來說,金剛乘基本上是把情器二世間的所有內含轉為道用,因此在同一時間內可以圓滿多方面的事情。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在相比較之下,金剛乘被稱為「捷道」。這樣的說法不是為了分高低或是勝劣,而只是一種正常的因果現象,因此並不具任何褒貶之意。如果金剛乘行者對其他乘起分別心而造成他們有所困擾,那麼是屬於犯戒的,因此這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