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MyFreeCopyright.com Registered & Protected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禪定之懈怠

禪定之懈怠



禪定在藏傳佛教裡面可謂是必修科之一。基本上,禪定的方法會隨著不同的乘而有差別,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藉著修定而讓智慧展現後可以進一步去達到解脫 輪迴的目標。在任何禪定修持的修持當中,藏傳佛教界裡眾所周知的禪定五障:懈怠、昏沈、掉舉、不作行、作行是修禪定人必需要面對的考驗。

依我個人的經驗,懈怠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對苦沒有真正的體悟,因此而沒有真正發起堅定的出離苦的志願。因為沒有該方面的堅定志願,自然就不會把可以幫助自 己離苦的工具─禪定的價值觀提高(也就是說自己也沒甚麼相信禪定真的可以幫助自己離苦),同時也不會把世間瑣事的價值觀調低。因為離苦、禪定方面的價值觀 超越不了看電視、玩電動遊、逛街、泡妞溝仔等等的價值觀,所以很自然的就會很懶惰地把自己的身體移到禪墊上了。

我調伏懈怠的方法就是多花一些時間去從生活的各方面來體驗苦,特別是當自己經歷挫折時、或是生病時、或是不開心時等等都是非常道地的「古早苦味」。老實說,這些苦只有/能衝著我一個人來而已,別人是絕對沒有辦法嘗得到的,也沒有辦法拿走,所以我都會覺得很光榮,因為我有很多苦都是別人沒辦擁有的。這些都是我的菩提道上的資糧,我必須好好用地善用這些資糧,要不然我可真對不起我的前世了(他花費盡心思造那麼多業來成就我,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要不然真的會很辜負他的一片心意)。

當自己真的經歷到苦的而心裡感到烏卒、委屈、無奈、百感交集的時後,我就會趕快觀想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降伏魔軍的 情景,然後就以憶念釋迦牟尼佛可以成功調伏煩惱的聖蹟,而且還教出可以調伏煩惱的禪定修法,我應該要對釋迦牟尼佛有信心,更要對佛教出來的方法有信心。然 後,盡量不讓自己的心被其他的想法打岔,憑著那股信念去修禪定。在修禪定時,我不設定要修多長的時間,也不設定要修多短的時間,一切都保持自然,一直到自 己沒有辦法集中時,就下座,然後就不去回想自己下座的原因,也不期望自己下次可以坐更久一點。下座後,就不拖泥帶水,而是很乾脆很磊落地去做該作的事情 (包括,下座沒多久後,又突然間想修回禪定也是一樣)。




達賴喇嘛禪修次第開示



非常隨便的節錄翻譯,所以別太依賴:
(省略)
佛陀的科學或是佛陀的哲理、概念、宗教。

知曉存在的真諦是佛陀的科學。在這基礎上,改變的可能性是佛陀哲理。因為那真諦,所以才有改變的可能性。然後,佛教徒修持佛教是因為那個真諦和改變的可能性,然後方法即是佛教。

佛教科學有兩方面:心的科學和方法的科學。
現代科學至今專注於方法的科學,為了增加智慧、為了尋找真諦,方法與心必須結合成為一個合和體非常需要。

(省略)

禪定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心。
另一個具有強大能力的結構,而可以改變我們的情感的是推理、信念;而不止是一個單獨的心。
為了提高推理的能力,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無常,無常的禪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純粹是想像所有的東西一直在改變著,並且單一集中在該方面,效用我想是有限的。

運用推理的方法在各種對象包括我們的心、方法、心、所有的東西改變,那個各種明顯的改變的可能性是因為有著特定的改變在那裡。一年內明顯的改變發生或是有 可能發生是因為一個月內的改變,一個月裡面可能發生的改變是因為日常中的改變,日常中的改變可能是因為一小時內的改變,一分鐘內的,一秒鐘內的.因此最 終,明顯的改變是發生在基本的剎那間的改變。如果剎那的改變不存在,那明顯大的改變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用無常的觀在一個事項時,以推理的方式從不同的 角度、方向來看,然後你就會得到更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單一集中在無常的禪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