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MyFreeCopyright.com Registered & Protected

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菩薩修行

這是我在寧瑪派的文獻裡面看到的一些資料,因為你有迫切想瞭解的精神,所以我先讓你參考一下一些比較零散的手札,希望你別介意。

大意節錄:巴珠仁波切在「遙呼上師祈請文」的註釋中有提到:
般若乘(因乘)在圓滿五道時,需要很長的時間,例如在發菩提心後需經無量劫集聚福德二資糧,資糧道。然後,在進行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修持。但 是,在大圓滿的修持中,這五道是於一剎那中圓滿的。這是因為大圓滿行者是從本俱智開始下手修持,所以在出入定中圓滿福智二資。之後,其他四道也是因為所集 福智的緣故,陸續圓滿。

致於十地方面,「廣大明覺自現續」中有提到修行者在體悟證得勝義法性的時後,而圓滿所有的地。舉例:在體悟勝義法性時喜悅而證初地,極喜地。然後,了悟之前所證的是根本覺的自覺,證第二離垢地。然後,於此得覺受證第三發光地等等,這些地都是在覺悟之間證得。

因此,我認為藏傳佛教金剛乘的修持是從佛智上開始著手修,所以享有一個比較優先的待遇,那就是從內部開始往外展延,如寶性論中說「以內自證智,證本來如 是。」但是,如果從外而內的話,那麼就需要如你所說的需要那麼多的劫數了,因為從外入手需要一些時間來讓自己自證,畢竟佛不依他覺(寶性論:佛體性八功德 之一。再說,般若是母,也是成就道業關鍵之一(寶性論:「大乘信為(種)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而藏傳佛教金剛乘的修持方式是從證 悟勝義本俱般若開始,然後成就其他波羅密多。但是,般若宗(顯宗)則是走另一個路線,那就是把般若波羅密多作為最終目標,從五道、持戒、布施等波羅密多開 始起修。

雖說藏傳佛教金剛乘有著時間上的優待,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因修持藏傳佛教金剛乘而得成就的保證,這是因為生存在五濁惡世的眾生並不是每一位都能接受藏傳佛教金剛乘的法門:這法門正如法華經中云「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如果你對大圓滿或大手印的見地修法結構有認識,那麼你就會發覺原來大圓滿和大手印的見地和修法結構和佛體性八功德:無為、無功用、不依他覺、智慧、慈悲、 力用、成就自利、成就利他(摘自寶性論)其實是有共同點的。如果你能理解裡面的關係,那麼你就會比較容易看得出來菩薩十地在金剛乘和般若乘之間的一些關鍵 性的差異。

我還想表達的是我不能對全部人說藏傳佛教金剛乘是最殊勝的一個法門,這是因為每一個人的法緣都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認為最殊勝的法門。基於「菩提者入一切處,諸法平等故。」─摘自《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的緣故,所以每一個知曉佛法的修行人都有責任以平等心對待自己和別人,因此切莫因為自己所修的是殊勝或不殊勝的法門而起種種分別心。另外呢,我個人認為不修持金剛乘也可以成就於一念傾間成就八地,例如修持淨土宗能成就阿鞞跋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